分類彙整:2019/01/12 (六) 第一梯次

01_innovarad_CSHuang_literacy_20190112_0547
2019 / 1 / 18

不滯於物,草木竹石均可為劍。

 

作者: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大腸直腸外科 黃志生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CSHuang_literacy_20190112_0547

 

 

什麼是素養教育?

 

素養教育原文是 Liberal Arts。Liberal 有自由的意思,在古希臘,只有公民才能接受素養教育;在東方,春秋時代也有類似的傳統: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,合稱六藝。

 

素養教育能提高視野、磨練心性,它把人化分成兩個階級:主動的自由人、被動的奴隸。

 

在未來,單一、重複的工作將被 AI 輕易取代。全球教育界共識,掌握對不同訊息、技能整合的能力,將愈來愈重要。我們別無選擇,素養教育是生存的唯一路徑。

 

這次「教改」不是只有嘴上說說,圍繞 108 新課綱,大考中心出題已經開始改變:重視閱讀理解、表達、跨領域、生活化。

 

其實不只台灣,包含日本、韓國、香港、新加坡… 重視考試的整個東亞都是朝這個方向改變。實際案例:作文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抒情文,轉變成強調思辨的議論文;考題文本愈來愈長,沒有足夠的閱讀積累,將無法適應新型的考試類型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innovarad_WJWu_literacy_20190112_0935
2019 / 1 / 18

這不是結束,而僅僅是開始!

 

作者:吳宛儒 家管

 

 

01_innovarad_WJWu_literacy_20190112_0935

 

 

緣起

 

事情多會有個起頭,何況是大老遠跑去台北,上一堂我原本從未沒想過的課呢?也許這樣的過程,可以提供給有類似問題的人參考。

 

話說去年底某天,適逢小朋友在班上小考發生一些狀況,從我旁觀角度,以及之前低年級老師的經驗分享,覺得小孩正好處在一個學習轉換期,於是跟老公討論起小朋友的學習狀況,以及未來如何因應。

 

忽然老公說到:「啊~我剛好看到新思惟的蔡校長,要開個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的課程,不然,我幫你報名,去觀摩學習一下,別人對這個年齡小朋友學習的看法與做法。」

 

當時,我也不知道何謂素養教育,但對於蔡校長,倒是因為老公常語帶佩服與推崇的提到,所以略知。只是…….為何是我去上課呢?老公說:「妳以前大學是共筆組,超會做共筆的,所以把這重責大任交給妳,這樣,之後我再跟妳學。」……於是,我就被老公推坑了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innovarad_YCYeh_literacy_20190112_0739
2019 / 1 / 18

看見小孩教育的方向

 

作者:王堯庭牙醫診所 葉育君 牙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YCYeh_literacy_20190112_0739

 

 

第二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,第一次上實作課程,對於當場就要交出一個教案,在上課之前,其實自己是有點小緊張的,特別是看到蔡校長每次在網路上分享的學習單,都是看似簡單,卻暗藏玄機與深度。

 

(婷編按:葉醫師第一次參加的活動是《新思惟論壇:當代家長的煩惱》,並於會後寫下詳細的心得「新手媽媽,替未來的育兒之路取經!」與大家分享!)

 

說實在的,是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情。另外一個來上課的動力,其實是被蔡校長分享對於「大阪城建造原因」的所激到。看到那篇文章,我不禁開始檢討,一樣都是自助旅行去了大阪城,我只是認真地爬到最高樓再下來,校長卻能夠看出大阪城重建的意含,讓我覺得自己只是流於某種走馬看花的打卡形式,感到汗顏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innovarad_HHChen_literacy_20190112_0658
2019 / 1 / 18

親子都能享受的學習方式

 

作者:信凱建設 陳蕙華 特助

 

 

01_innovarad_HHChen_literacy_20190112_0658

 

 

身為家長都有的迷惘

 

有一天先生突然問我,孩子未來升學方式多元,考試內容更是無窮止盡,相當廣泛,不再是依照各學科分類,經常是跨學科、跨領域、多面向的,若非有足夠多的生活體驗,或是廣泛的興趣閱讀,光從教科書上獲取,並不足夠。

 

我們應該如何教導孩子,給予他們甚麼樣的技能,未來才能讓孩子擁有面對未知的生存能力,以及具備面對國際間的競爭力?相信這樣的疑惑,同樣存在於各種專業背景的父母心中,因此,我們希望透過素養課程,可以找到答案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innovarad_FKTsa_literacy_20190112_1016
2019 / 1 / 18

和小孩一起擁有好奇心,一起學習!

 

作者:長庚紀念醫院 中醫部 蔡馥光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FKTsa_literacy_20190112_1016

 

 

「教小孩素養前,要先提升自己的素養!」這是上完一天充實的課程後,最大的心得!

 

從小在填鴨考試及教育下長大,工作後加上家庭的忙碌,每天的生活步調就是應付大大小小的瑣事,早就已經忘了探索「為什麼」的樂趣,一切都很理所當然,但也常覺得這樣的生活,心裡好像空空的……

 

 

學習了「如何學習」

 

上課時試著寫教案,光是主題就想了很久,到了要制定內容問題的步驟,才發現自己早就習慣把看到、讀到的東西裝進腦袋,卻很少思考為什麼。就像校長說的,只有輸入,少了思考、輸出,因此連要從查到的維基百科資訊,連結出其他領域,都有障礙。

 

因為缺乏思考,就會覺得這些資訊不就是這樣?而沒有探索的動力,這才一驚!我自己如果對事物的好奇心、素養都不夠,怎麼教小孩素養?因此上完課,覺得自己又重新學習了一次「如何學習」!

 

閱讀更多 »

literacy_20190112_1424
2019 / 1 / 18

原本,對傳統教育深感無所適從……

 

作者:社區藥局 江雯怡 藥師

 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424

 

 

傳統教育下的困境

 

由於家中有小一新生,開始對於台灣教育產生問號。哥哥就讀的小學屬於傳統小學,加上班導師也是傳統教育的支持者,因此,學校大部分都是以知識本身進行考試,來評估小朋友學習情形。

 

然而哥哥對於死板板的課本內容不太感興趣,常說老師上課好無聊,一直照著課本唸,沒有動手做、沒有互動等,那時候的我們,面對小朋友這樣的情形真的無所適從,也不知道要如何改善,想著只要幫小朋友轉學就能改善。如果當時有上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知道利用生活瑣事,來觀察自己的小孩,並做出跨領域的引導整合,家裡的氛圍也許就不一樣了。

 

不過,現在經過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的洗禮後,知道如何應用生活瑣事來引導小朋友,知道小朋友的學習是多面向且生活化,並能夠補足學校不足的部分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