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三軍總醫院 安寧病房 鄭伃倢 護理師
我是新思惟之友社團裡的潛水員,當初開始接觸新思惟的粉絲專頁,是因為周遭的人曾分享過關於寫論文的課程資訊,似乎大家參加完都能順利地發表文章!感覺超厲害,默默埋下心中「有一天一定要聽一場傳說中的含金量超高課程」的念頭!
但是第一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,竟然不是因為比小孩還難生的論文,是因為教養!教養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,灌溉著自己創造出的生命,希望自己的愛苗能夠成長茁壯!
作者:三軍總醫院 安寧病房 鄭伃倢 護理師
我是新思惟之友社團裡的潛水員,當初開始接觸新思惟的粉絲專頁,是因為周遭的人曾分享過關於寫論文的課程資訊,似乎大家參加完都能順利地發表文章!感覺超厲害,默默埋下心中「有一天一定要聽一場傳說中的含金量超高課程」的念頭!
但是第一次參加新思惟的課程,竟然不是因為比小孩還難生的論文,是因為教養!教養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,灌溉著自己創造出的生命,希望自己的愛苗能夠成長茁壯!
作者:李玟玟 家管
如果說,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是教養的大補帖,那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無疑是教養的武功祕笈。
十餘年的育兒生涯,從大都市遷徙至鄉居生活;從職業婦女的獨生子女教養,跨入全職主婦的雙寶家庭。過往的經歷讓我對於教養,除了反差,更多了許多感觸。都市步調緊扣著競爭的脈絡,教育訊息與選擇,多元且豐富;小城市單一穩定,相對刺激較少,傳統保守才是主要潮流。
教育環境不停在變,身為家長,面對孩子成長的焦慮無盡蔓延,在似是而非的社群網路教養文中,披荊斬棘、載浮載沉許久,直到兩年前初次參加《小孩長大二三事》的新思惟大型論壇,彷彿吃下定心丸,練習以有邏輯的思維,理性看待並解析教養資訊,也讓自己更珍惜在家庭教育這一環中,擁有對孩子教養的自由與選擇權。
作者:致理科技大學 沈宇珊 助理教授
報名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第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,看到 108 課網內容的核心素養,究竟什麼是核心素養?我們現在也處於在學校教育體制的選擇上,停停看看,還在摸索中。和老公討論後,就決定來報這門課了!
第二個原因是,在關注蔡校長教養的文章中,時常看到校長分享小孩認識新東西時的成果,一篇一篇的分享,心想,我們要怎麼來協助自己的小孩,可以系統化的認識新知識,該怎麼有成功有效率的方法來完成。
作者:家庭主婦 林純如 啾啾媽
追蹤新思惟辦理的教育相關活動課程,已有一段時間,第一次參加的是兩年多前辦理的《小孩長大二三事》,當時一天的大講堂課程,雖然沒有破萬,但也不是一般上班族的消費水平能輕鬆買單的。
而會讓參與者在上了一次賊船 課後,還會再追蹤訂閱網站活動訊息,不定時瀏覽醫療專業相關課程,或是教養的進階課程,再來大手筆買了第二次課程門票(而這第二次的自投羅網,上課學費加上北高來回高鐵票,總共快兩萬元的消費……),其中所獲得的是很實務的觀念、技能,必定是值得反芻與應用的(重點其實就這一句啦)。
從選課、報名刷卡的理智思考過程,也同時省思到自己的用錢及教育投資的價值觀。過去自己的學習,花錢在進修學習上,都是以「期」為學習單位的課程,年輕時的電腦課程、娛樂興趣類的課程,都是如此。
隨著工作收入穩定,能負荷自己生活、娛樂等開銷,對自己的教育投資仍有所保留,一方面是平庸保守的用錢價值觀(學費太貴必有詐!一定會要你上一次,再來上第二次……),一方面則是,當了家庭主婦後,在無後援育兒的身心疲累與惰性之下,讓熱情學習的心態銳減不少!
幸而網路普及,滑手機時看到優質的社團資訊,提醒了自己要維持學習與成長。伴隨著孩子從襁褓嬰兒到現在,每天醒來就嘰哩呱啦講個不停,一個問題問完接著問下一個為什麼,媽媽我已警覺到,是該多涉獵如何帶著孩子認識世界獲取知識,並能樂於學習的教育葵花寶典。(以上是選課報名刷卡時的心情轉折……)
感謝各位的匿名回饋,很榮幸的,本次課程的滿意度,全部都在 4.81 分以上,最高達 4.86 分,第三梯次的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課堂上依然精彩熱絡,課後回饋也獲諸多好評,感謝大家肯定。
透過旅遊、日常生活、3C 產品,和孩子一起觀察社會、歷史、科技、時事,從中發掘孩子的興趣,培養技能。教案實作時間,讓家長進一步深入思考,自己的孩子究竟對什麼感興趣、能吸收多少訊息量的知識,經由助教及講師的協助,能將學習單調整的更加多元,也更貼近孩子的能力。
以下,讓我們來看本梯次學員的特色:
以下是參加者的手寫回饋,每一份鼓勵,都是讓我們前進的動力;每一條建議,也將出現在我們的檢討會議,繼續努力!
謝謝!
幾乎所有同學,都分享了他們為孩子設計的獨特教案與學習單,其中好幾份相當有趣,連日式拉麵都成為分析與思考的主題,看得我都流口水了!XD 歡迎到這個清單裡,參考同學們的精彩內容。
在眾多為自己孩子客製化的精彩學習單中,我們選出了兩份最有示範意義的,在版面構成上也很能讓孩子「當真」的作品,一起來向得獎者學習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