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彙整:素養教育工作坊

study_with_kids
2018 / 9 / 19

設計概念

 

課程規劃:蔡依橙

 

 

study_with_kids

 

 

素養到底是什麼?

 

「素養」是最近很夯的詞,尤其關心十二年國教課綱方向的家長,多少都有聽過,卻都不清楚其定義以及「該怎麼做」。但又隱約知道,這似乎是未來公民在面對未知世界時,所需要的重要能力。

 

簡單歸納,「素養」就是「作為一個人,對世界上任何議題若感到好奇,懂得自行尋找資料、評估品質、吸收資訊、實際行動、與人合作、整合輸出,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想法,形塑自己的獨特性,甚至改變周遭的環境。」

 

素養的英文,是 literacy,過去常被認定為「識字」,但在現代社會,只「識字」顯然是不夠的,而是必須能整合各種能力,去面對變動快速且充滿未知的世界。這就是「素養」教育的本質。

 

 

學校的困難,雙親的角色。

 

相對於傳統教育的填鴨與灌輸,素養教育強調從學習者的需求出發。傳統教育以知識本身來考試,評估一個人的學習,用分數座標替每個人定位;素養教育則認為每個人的座標都該是不一樣的,你是否能設定自己的座標,自行整合資源往想去的目標走,才是重點。

 

瞭解了這個,就能理解,目前國民教育中的專業分科、全班統一進度、考試評分方式,要推動素養教育,會有本質上的衝突需要化解。在這個過渡期,我們作家長的,或許可以多扮演些角色,讓孩子更早擁有適合未來的素養訓練。

 

這個家庭中的素養訓練,並不容易,他必須有以下特色:短時間能做、要融入生活、與學校互補、順應新趨勢。

 

  • 短時間能做。現代社會,大家都忙,雙薪家庭也多。很多時候忙了一個月,只有一個週末下午全家有空。如果能在 2 個小時內完成,才有可行性,也才有成就感。
  • 要融入生活。最好不用事先準備,想到就能做。甚至跟全家的外出、跟團旅行、自由行,都能結合。
  • 與學校互補。知識的部分,國民教育作得不錯。但在媒體識讀、獨立思考、書寫溝通等領域較少,家庭為主的素養訓練,若能補足就更好。
  • 順應新趨勢。孩子長大速度很快,有限的時間,學到能帶著走,且未來適用性高的技能,當然更好。

閱讀更多 »

lego_ictsai
2018 / 9 / 19

蔡依橙(熱門小孩教養文 作者 / 新思惟國際 創辦人)

 

 

lego_ictsai

 

 

這張照片,是一次跟團旅遊,在日本的 outlet 自由活動時拍的。故事是這樣的。

 

本來全家想一起把 outlet 都逛過一次,看看賣些什麼,但當時小二的兒子進到樂高店,在裡頭的自由玩耍區,就專心地組起來。我們要繼續逛其他的,他雖然也勉強配合,但之後一路念念不忘,腳步特別慢,又頻頻回頭,看看離樂高店多遠了。

 

於是我們決定,老婆帶著女兒繼續逛 outlet,而我帶著兒子回到樂高店。因為我也想看看,兒子為什麼喜歡樂高。畢竟,這在我自己的成長環境中,就只是「價格高些,都只是照著說明書組,自己 free style 做的通常不怎麼樣」的積木,到底有什麼魔力?

 

我想,就跟著兒子一起玩玩看,才能理解他的實際感受,以及到底什麼部分迷住他。

 

半小時後,從兒子玩耍的過程、臉上的表情,我瞭解了。那種以自己的想像力為出發點,在有限資源中努力拼湊,並根據手上材料調整目標的建構過程,是非常迷人的。工程師解決問題如此、老師在教學現場如此、醫師想出新的治療方式,也是如此。

 

是的,我做的成品不怎麼樣,我自己也知道。

 

臉上的滿足微笑,是因為我更認識了自己的孩子,認識了他的熱情,沒有否定他、沒有澆熄他、也沒有把他當成一個「出國旅遊都不聽話,只想玩台灣也買得到的樂高」的孩子。

 

認識了他的熱情,我們才知道怎麼讓他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
 

我希望自己,以後也都能這樣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map_reading
2018 / 9 / 19

「素養教育」是什麼?父母如何在生活中協助孩子?

 

講師:蔡依橙

 

 

01_map_reading

 

 

「素養教育」的一大特色,就是沒有邊界,或者我們應該說,「邊界,是自己定義的」,不是課本學門定義的,不是教學進度定義的,不是課本自修定義的,不是考試範圍定義的。

 

所以,就像上面的照片一樣,大人讀的地圖書(此書為《地圖大數據》),小孩看到顏色鮮豔,很有興趣,黏上來,我們就從「幸福程度地圖」開始聊全世界,不同的洲、不同的國家、不同的歷史、不同狀況造成的不同幸福。而且,從書本到數位工具,從敘利亞到日本,從工業革命到殖民帝國,提問、搜尋、討論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2_bus_navigation
2018 / 9 / 19

國內與國外旅遊,跟團與自助,如何增進知識素養?

 

講師:蔡依橙

 

 

01_jigglypuff_pollock

 

 

難得有機會出國,許多的古蹟、博物館、藝術品,小孩看不懂,怎麼辦?

 

很重要的第一步,就是讓孩子不要害怕,不要用高深的知識去嚇他們。所以,當孩子看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裡頭的漫畫(Roy Lichtenstein)以及滴畫(Jackson Pollock)時,自然會感到疑惑,「為什麼這樣的東西可以在博物館?」

 

「不只能在博物館喔,這幾張還很貴!」

 

「為什麼會有人花錢買這個?」

 

「這是好問題,你也可以畫一張類似的,可以想想,會有人買嗎?你可以賣給誰?」

 

之後,就能帶到藝術社群、藝術市場、藝術工具和語言等。只要有人懂,有人肯出錢,作品就有藝術價值與金錢價值。

 

「就像你還沒學英文的時候,我放一本亂寫的,跟一本全球暢銷的哈利波特,你分得出來嗎?」

 

「分不出來。」

 

「這就對了,任何作品,都有他被評價的體系,你要懂那個語言,知道他滿足了什麼方面的需求,才能懂他的價值。就像哈利波特的故事,能讓人廢寢忘食,拍成電影能給人一個愉快的下午,所以哈利波特很值錢,環球影城、電影授權、週邊產品,都有價值。」

 

孩子理解了後,不但沒有感到害怕,還興致勃勃的回家畫了自己的漫畫加滴畫,只可惜 Pollock 拼錯了。我告訴他,他也不想改,因為「爸爸你不是說王羲之的蘭亭序,寫錯字也沒改啊!」

 

從參觀到創作,從傳統到數位,從書法到滴畫,從參訪到生活。素養教育就該是如此,讓知識不再高不可攀,不再是選擇題,而是與自己的思考、理解與表達,緊密結合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0_featured_image
2018 / 9 / 19

讓 3C 成為好工具,而非玩具。多年確認可行的策略分享。

 

講師:蔡依橙

 

 

 

 

給手機的兩難

 

直接給小孩手機,是很可怕的事,他可能躲到房間裡,手機遊戲一玩就是 3 小時,他可能沉迷於抖音,他可能看 YouTube 一整晚,他可能用我們不熟悉的社群軟體,交到壞朋友。

 

但不給小孩手機,我們也擔心,整個時代趨勢就是往科技方向走,當我們期待小孩成為網路時代的強勢生存者,卻連 App 都沒用過幾個,這怎麼也說不過去。更別說,線上購物、線上訂票、線上規劃行程、線上找需要的資料,這些都需要練習,才能作得好,就像在賣場購物、在旅行社訂票、看書規劃行程、到圖書館找需要的資料一樣。

 

 

不用先教,自然會用?

 

有些人說,現在的科技很發達,不用給小孩數位工具,等他們上大學,就自然會用。

 

這樣的比喻,就像是:現在的樂器設計很符合人體工學,不用給小孩學鋼琴,等他上大學,就自然會彈。有可能嗎?就像是:現在的超音波操作很簡單,不用特別去練,等你有機會拿探頭了,就自然會診斷疾病。有可能嗎?

 

問題的根源,在於這就是個數位時代,什麼東西都全面數位化,什麼東西都開始網路化,你我也都知道,數位工具他本質還是工具。工具,需要真的去用,真的去解決問題,你才會漸漸認識這些工具的特性與極限。就像音樂家的鋼琴一樣,就像醫療人員的超音波,各種複雜按鈕各種物理參數一樣,你愛他,他就會成為你能力的延伸,數十倍數百倍的回報你。

 

閱讀更多 »

01_micronesia_ipad
2018 / 9 / 19

「獨立研究」身教示範:快速準備一個素養教案

 

示範:蔡依橙

 

 

01_micronesia_ipad

 

 

世界的頂尖名校,或強調素養教育的學校,都會常提到「獨立研究」。但「獨立研究」到底要怎麼教,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老師輔導,或者你想讓孩子實際熟悉這樣的流程與精神,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怎麼做呢?

 

不管是出門前 2 分鐘偷偷 Google 一下,或是認真地用 30 分鐘把一件事情讀懂,都是非常理想的身教。

 

 

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,遇到問題的時候,馬上就能上網搜尋,區分資料品質,獲得可信知識,並形成自己的看法。小孩耳濡目染久了,自然也會。

 

閱讀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