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_bus_navigation
2018 / 9 / 19

國內與國外旅遊,跟團與自助,如何增進知識素養?

 

講師:蔡依橙

 

 

01_jigglypuff_pollock

 

 

難得有機會出國,許多的古蹟、博物館、藝術品,小孩看不懂,怎麼辦?

 

很重要的第一步,就是讓孩子不要害怕,不要用高深的知識去嚇他們。所以,當孩子看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oMA 裡頭的漫畫(Roy Lichtenstein)以及滴畫(Jackson Pollock)時,自然會感到疑惑,「為什麼這樣的東西可以在博物館?」

 

「不只能在博物館喔,這幾張還很貴!」

 

「為什麼會有人花錢買這個?」

 

「這是好問題,你也可以畫一張類似的,可以想想,會有人買嗎?你可以賣給誰?」

 

之後,就能帶到藝術社群、藝術市場、藝術工具和語言等。只要有人懂,有人肯出錢,作品就有藝術價值與金錢價值。

 

「就像你還沒學英文的時候,我放一本亂寫的,跟一本全球暢銷的哈利波特,你分得出來嗎?」

 

「分不出來。」

 

「這就對了,任何作品,都有他被評價的體系,你要懂那個語言,知道他滿足了什麼方面的需求,才能懂他的價值。就像哈利波特的故事,能讓人廢寢忘食,拍成電影能給人一個愉快的下午,所以哈利波特很值錢,環球影城、電影授權、週邊產品,都有價值。」

 

孩子理解了後,不但沒有感到害怕,還興致勃勃的回家畫了自己的漫畫加滴畫,只可惜 Pollock 拼錯了。我告訴他,他也不想改,因為「爸爸你不是說王羲之的蘭亭序,寫錯字也沒改啊!」

 

從參觀到創作,從傳統到數位,從書法到滴畫,從參訪到生活。素養教育就該是如此,讓知識不再高不可攀,不再是選擇題,而是與自己的思考、理解與表達,緊密結合。

 

 

02_bus_navigation

 

 

有時候,只是全家外出,去個綠園道、去個附近的餐廳,也是學習的好機會:讓孩子自己搜尋、評估並導航帶路。

 

搜尋的過程,學習下正確的關鍵字(數位工具運用),用正確的軟體。看到餐廳的分數與評價(資訊品質評估),理解社群的力量,並從大量高低分評價找出這裡適不適合自己(媒體文本識讀)。這也是素養教育。

 

上面的照片,是我們全家去紐約時,女兒的「導航日」,全天都是由他帶我們搭公車、轉地鐵、找方向。後來小二的兒子也做到了。

 

 

旅遊的形式很多種,可能是全家去淡水逛逛,也可能是沒時間規劃而跟團,各種不同狀況的大小旅行,遇到不同個性的導遊,前往不同風格的景點,該如何變通。如果您有任何想進一步討論的情境,也歡迎現場提出,我會盡其所能的回答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