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年國教 – 素養教育工作坊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 Literacy in digital era workshop Wed, 02 Aug 2023 03:17:48 +0000 zh-TW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4.5.32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8/09/cropped-favicon_literacy-32x32.png12年國教 – 素養教育工作坊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 32 32 孩子的連續發問,是差點錯過的學習機會。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ctseng/ Fri, 10 May 2019 02:02:36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034   作者:台東縣東海國小 曾琪 老師         過年前 […]

這篇文章 孩子的連續發問,是差點錯過的學習機會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台東縣東海國小 曾琪 老師

 

 

literacy_20190504_0980

 

 

過年前,報名了不便宜的工作坊,對於體制內教師來說,是一個很大的內心挑戰,慣性參加制式研習、免費研習,花費一筆這麼大的經費,去參加一場可能在教室內無法執行的活動,需要一點衝動。

 

做教案做到半夜,偷偷在網站上報名並立馬刷卡付費,接下來,腦中不斷的對這場研習,有很多的想像,內心對於這場工作坊,有股「高級」的憧憬。

 

 

讓孩子能自主學習

 

最近在學校一直在依據 108 課綱,做 12 年國教的校本課程,對於三面九向的圖,很熟悉卻也感到陌生。蔡校長一開始秀出投影片並說,這比較像是某宗教的教條圖示,讓大家都笑了出來,確實,每次看到這圓圓的圖案,讓我的眼睛也變得像丸尾一樣,轉了很多圈的暈眩啊!

 

蔡校長開示:教孩子成為終身的學習者。孩子成長的過程中,能夠不斷的自主學習,是爸媽最希望看到的最佳狀態,但如何不打壞學習的胃口,卻又是一門很大的學問。

 

 

身為家長都擔心,是否漏了什麼沒學到。

 

坊間太多學習資訊,爸媽如果沒有很強大的心臟,與堅定的中心德目,很容易就會被這些資訊搞得緊張兮兮,一下要孩子學這個、一下子要孩子學那個,學校的功課要顧好,英文、音樂、畫畫……各項才藝不能少。

 

每個家長都深怕漏掉了什麼,深怕沒學到,孩子就不能成為人生勝利組,於是爸媽急著送孩子去學習新技能,轉身卻一直滑手機。孩子在被填滿的時間中,也想找夾縫中的時間,在網路空間找到自己的存在感。

 

 

網路時代,無法蒙眼當山頂洞人。

 

曾經,我也視 3C 產品、網路世界如毒蛇猛獸,搬到台東,帶著先生、孩子住在收訊不佳的山區,矛盾的是,我們都在市區上班、上學,很難在蒙著眼當山頂洞人。

 

素養怎麼教?蔡校長說,最佳組合是學校教育 + 家庭生活 + 網路,我完全能夠認同,素養教育應該是要教孩子在生活中,如何面對這些快速的資訊篩選可信的訊息,爸媽要做的,是教會孩子辨別訊息,帶孩子從找資訊中得到知識也得到樂趣。

 

 

孩子滿滿的好奇心,家長要懂得接招。

 

我很有感的是,前陣子我二年級的孩子,對 101 大樓很感興趣,每天都在問我,101 大樓是世界最高大樓嗎?101 大樓有多高?台東有最高的大樓嗎?在哪裡?

 

上班途中,他坐在後座不斷拋問題給我,我竟然都只能隨便的回應他,看了蔡校長工作坊上的示範我才明白,孩子對生活中的好奇,正是他內在動機的展現,爸媽如果不懂得接招,就只能讓這可貴的學習機會,悄悄的流逝了。

 

蔡校長和孩子在麥當勞喝牛奶,從牛奶盒出發,就可以找到學習的材料,透過孩子喜愛的 iPad、網路,陪伴他們自主學習、寫學習單,只要有輸入,就要有輸出,因為孩子會在輸出的過程中,學會思考、轉化、遷移,這不就是我們要看到的「帶得走的能力」嗎?

 

最後,蔡校長一句「學習的深度比廣度更重要!」我銘記在心,也期待自己,用心陪伴孩子成長。感謝、也珍惜參加工作坊的緣分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孩子的連續發問,是差點錯過的學習機會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不只孩子,家長也很有成就感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wyhuang/ Fri, 10 May 2019 01:57:42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028   作者: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心智科 黃文怡 臨床心理師       & […]

這篇文章 不只孩子,家長也很有成就感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心智科 黃文怡 臨床心理師

 

 

literacy_20190504_0972

 

 

當寶寶還在肚子時,考慮的是健康問題;當寶寶出生後,考慮的是發展問題;當孩子開始進入幼稚園,考慮的是興趣問題;當孩子進入國小、國中、高中、大學後,考慮的是教育問題。

 

為人父母,難免總是替孩子考慮,從健康、發展、興趣與教育,為的都是希望孩子一生幸福、快樂,以及想讓孩子擁有各式各樣的特質,舉凡貼心、包容、分享、友愛、創意、成長、問題解決、有智慧等等充滿著父母的希望與期望。

 

 

素養教育,怎麼準備?

 

隨著 12 年國教課綱預計要進行素養導向教育開始,對於家長來說是個難題,到底素養是什麼?素養教育要教什麼?以及要帶給孩子的是什麼?這些學習對於孩子來說是更開心,還是更困難?

 

學習新事物對大腦來說,需要花更多的力氣與資源,但也是很好的訓練,不過,沒有足夠學習動機的支撐下,學習新事物也會帶來更多的挫折與無力。

 

 

素養的核心概念

 

這次參與新思惟的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著實獲益良多,跟著蔡校長一步一腳印地認識素養教育,了解素養教育在家庭生活的應用,真正落實素養的概念。搜尋網路上各式各樣的素養名詞,總括來說,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

 

素養不只談知識,也談技能與態度,當我們想著將大量的知識灌入孩子腦中時,需要考慮的是人類大腦究竟怎麼吸收知識?研究告訴我們填鴨式教育對於知識的學習有效果,但如果要熟記與應用知識,就必須在情境中學習,透過情境的記憶點會更深刻,所以,「核心素養」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,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,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。

 

 

種下使未來更好的小小種子!

 

新思惟的課程一貫會設計實作課程,透過兩小時的實作練習,從無到有的出現一張素養教育學習單不稀奇,新奇的是在實作過程中,不停地思考素養是什麼,要思考給孩子什麼資料,引發孩子的興趣,進而透過大腦的酬賞(獎勵)系統進行成就學習,並在事後引發出進一步的學習動機。

 

將設計好的素養教育學習單給孩子嘗試書寫,也是一個新奇的體驗(以前都是被要求寫考卷,現在試著自己出考卷),雖然幼稚園中班的孩子看不懂國字,但跟著孩子一起聽著外婆的澎湖灣、一起剪貼交通工具、一起認識台灣地圖,一起認識外婆家的澎湖要怎麼去,怎麼分辨機場跟港口,要怎麼對應地圖上的地理位置,嘗試著搭飛機或坐船去澎湖的模擬旅程。

 

這個素養學習的過程,既達到了陪伴孩子的初衷,也引發了學習樂趣,進而達到素養教育全人發展的目的,結合學習與生活,試圖提出疑問,嘗試解決問題,嘗試思考、思辨,種下使我們的台灣未來更好的小小種子!不只孩子有成就感,身為父母也十分的有成就感!

 

附上孩子實際進行的素養學習單,有趣又好玩的生活體驗!

 

 

02_WYHuang_01

 

02_WYHuang_02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不只孩子,家長也很有成就感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