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小孩 – 素養教育工作坊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 Literacy in digital era workshop Wed, 02 Aug 2023 03:17:48 +0000 zh-TW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4.5.32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8/09/cropped-favicon_literacy-32x32.png教小孩 – 素養教育工作坊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 32 32 打開教養視野,更從容面對新課綱。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cclai/ Thu, 15 Aug 2019 08:43:31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416   作者:連鎖餐飲集團 資訊部 賴治群 副理         […]

這篇文章 打開教養視野,更從容面對新課綱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連鎖餐飲集團 資訊部 賴治群 副理

 

 

Literacy_20190810_0226

 

 

翻轉既有認知,早知道就盡早來上課。

 

知道蔡校長舉辦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有一段時間,因為女兒已經要升小六了,所以一直猶䂊是否要報名,直到 108 素養導向課綱成為今年的話題後,想想還是報名來上課。

 

先講心得結論,我覺得一個課程,若能聽到一個自己從沒想到的新觀念,就值得了,真的應該早一點來上這門工作坊。

 

 

素養教育在日常,家長要保持好奇心。

 

我在看教育部談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時,雖然認同自主行動、溝通互動、社會參與都很重要,但對於怎麼陪著孩子一起學習,還是有許多疑問。

 

 

literacy

 

 

課堂上,看見校長分享自己的經驗,例如:從義美牛奶盒包裝上看到「H.T.S.T. 速溫殺菌」的宣傳,跟孩子一起探討牛奶的殺菌技術及營養成分的保存等資訊;到台南抓寶跟孩子談台灣的歷史;針對有興趣的主題,家長自己帶頭研究作教案……透過上述例子,我得到最大的 Insight,是家長自己要保持「好奇心」!

 

當我能保持好奇心,承認自己不知道某一特定知識、能上網搜尋資料、擷取訊息、進行媒體識讀、廣泛理解特定問題、最後形成自己的看法。這樣在生活中跟著孩子一起探討,一起學習,就是融入生活情境的素養教育。

 

 

提出具體策略,把成癮「異化」成學習。

 

校長分享自己陪伴孩子玩 Mobile Legends 的遊戲歷程,如何從享樂捷徑到跟強者學習贏的策略、刻意練習等元素,讓孩子體會到讓大腦變強的快樂大迴圈。

 

校長提出了一個具體可操作的方法,從如何引導孩子能學習,到如何學習新事物、新技能的一個套路,進而體驗長時間努力後得到成果的快樂。有了這樣一個讓自己變強的經驗,或許孩子不會對遊戲那樣著迷,而會去找下一個能讓自我成長的快樂。

 

 

順著小孩的興趣,設定更高的目標。

 

雖然多年的職場經驗告訴我,學校的成績不一定代表未來工作的成就,但當父母的,還是會對學業成績的好壞有焦慮。在工作坊的深度對談中,其他上課的家長也表達類似的困惑,甚至提問「是否應該直接建議小孩走自己覺得有潛力的職業方向」。

 

校長的分享讓我看到,在孩子有興趣的領域,父母幫他找資源,鼓勵他挑戰更高的目標。孩子對有興趣的領域可以主動學習,知道透過網路自學,讓自己持續升級打怪,這就是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訓練。

 

校長以 YouTuber 的收入來舉例,他們可能三年就賺到我們一輩子的收入,未來若有新的趨勢出現,因為孩子能自主學習,所以會有比較大的機會提早跨入。

 

能在課堂上看到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家長,心裡踏實不少 ^_^

 

 

讓女兒實作學習單,效果意外得好!

 

最後,我分享將課堂上設計的學習單給女兒實作的感想。

 

由於女兒超喜歡「排球少年」這部動漫,她也說服我跟她一起追劇。(這真的是一部熱血的動漫啊!)女兒就讀的實驗小學在六年級時,要舉辦一個畢業個展,因女兒從小就喜歡畫畫,所以選擇漫畫作為她的個展主題。於是,我以「排球少年」為教案素材,設計了一份學習單。(註:回家後給女兒的學習單,有作小調整,把答案範圍縮小一點,以免她做太久。)

 

學習單的命題方面,1~3 題希望女兒可以運用網路,搜尋排球相關的知識;4~6 題則從女兒的興趣著手設計。感謝助教的建議,把題目方向改為漫畫的角色設定及海報設計。

 

她看到學習單後超興奮的,這份學習單她做了三個半小時還樂此不疲,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原來孩子有興趣的主題,她可以堅持這樣久且不放棄。我們父女也對其中的內容做了不少討論,這樣的互動交流更是愉快的回憶。

 

 

learning-1

 

learning-2

 

learning-3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打開教養視野,更從容面對新課綱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難解的 3C 教養問題,用對策略竟大不同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chwang/ Thu, 15 Aug 2019 08:34:51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411   作者:鏡週刊 王錦華 人物組副總編輯         為 […]

這篇文章 難解的 3C 教養問題,用對策略竟大不同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鏡週刊 王錦華 人物組副總編輯

 

 

Literacy_20190810_0553

 

 

為了搞懂 108 課綱,我翻閱不少雜誌或相關資訊,想知道「素養」是什麼?怎麼教?怎麼學?怎麼考?……讀著讀著,有些理解,也有些困惑。

 

偶然看到新思惟開辦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早就久仰校長大名,過去也常閱讀校長介紹的各類書籍、各類網站,但每次想報名上課,在看到報名費那關時就收手了。

 

這次,看到宣傳文案裡提到課程中將會介紹:「讓 3C 成為好工具,而非玩具,多年確認可行的策略分享。」為了孩子,就把本來要吃喝玩樂、旅行的錢拿來報名了。

 

 

甜蜜的親子關係,因 3C 變調了。

 

3C,對我來講真是教養難題。我兒子叫小紅豆,十歲了,他仍黏著我睡,會拍拍我的背,每晚總要跟我聊天:「你今天過得好嗎?」、「你中午吃什麼?」、「你今天最好的三件事情是什麼?」每每聊到超過該入睡的時間,催他該睡了,他會用很甜的聲音說:「晚安,祝你一夜好眠,明天工作順利。」

 

生到這種小孩,有時我會覺得自己好幸運,就像大樂透中頭獎。我們關係這麼親密,一次,他發出大哉問:「你為什麼這麼晚才生我?你不想早點見到我嗎?」甚至追問:「我們上輩子的關係是什麼?」

 

然而,這幾個月,我們的關係卻糟透了,起因是:看電視、玩手機、看 YouTube。

 

 

良莠不齊的影音內容,給孩子過多的刺激。

 

自從四歲迷上職棒,他每每吵著要看職棒比賽轉播,沒賽事,也上網看精彩賽事重播,然後又迷上好幾個搞笑的綜藝節目,電視越看越久,不像小時候那樣每晚看書了。這半年又迷上了好幾個 YouTube,在我看來,那些開箱、搞笑、吃喝玩樂……一點價值也沒有。

 

我超過十年不看電視了,與閱讀相較,電視最大的問題是:觀眾根本無法調整接受刺激的速度。

 

陪小孩看書時,我們有機會改變故事、放慢速度,並透過問句促進彼此的互動和討論;而電視是自顧自地播放個沒完沒了。尤其他喜歡的那些綜藝節目,搞笑內容往往涉及太多性別歧視、階層歧視,或赤裸裸展演種種侵略行為,快節奏也容易給人一種類似注射毒品的興奮感。

 

當我忙於工作,或者得在廚房料理時,小紅豆會去看電視、看 YouTube。讓孩子「有事可做」,的確使我有更多自己的時間,但一次、兩次、長期下來,我發現他只要一無聊,立刻就想看手機、看電視。

 

 

手足無措的家長,終於找到問題解方!

 

甜蜜如小紅豆,也有尖叫和生氣的時候。我們幾次因為他長時間看電視、看電腦、玩手機等問題起衝突,我一心急著想解決他「中毒」的問題,而忽略了先去處理他的情緒,衝突屢次爆發。

 

多虧上了這門工作坊,校長不但在課堂上分享他多年實戰經驗,課餘也回答了我的問題,告訴我:「不是馬上禁止,而是要先幫他找到替代方案。」

 

真的、真的,課後才幾天,我已經開始和兒子一起看他到底在看哪些 YouTube 節目,開始和他對話、討論,找更有趣(有料)的節目來分享。

 

 

現學現用,素養教育從日常做起。

 

校長在課堂上分享他和孩子吃麥當勞,也能把義美鮮乳的包裝盒上,印著的「H.T.S.T.」當成一門學問來上網蒐集資料、研究、學習。

 

週六上課,週日全家去瓦城吃飯,爸爸餐後照例點了越南咖啡,我發現造型特殊的越南咖啡壺上印著法文,馬上如法炮製,和孩子討論起越南曾受法國殖民的歷史。

 

我其實上過不少成長過程,學了,就忘了。但這門素養課程,提供不少可以實際操作的方法,尤其讓我們實做教案時,我才發現要真的做好一份深入淺出、有趣有料的教案,原來,這麼難!但做過,才能內化成教養的內力啊。

 

素養課程,原來也是美好的成長課。上過這堂課後,我已經是新思惟粉了,也報名其他課程。投資自己,當自己豐富了,其實也是投資孩子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難解的 3C 教養問題,用對策略竟大不同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2019 / 5 / 26(日)課程照片記錄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20190526_photo/ Wed, 29 May 2019 08:26:18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182         「怎麼教小孩?」這是每一位家長,無時無刻都在煩惱、反覆 […]

這篇文章 2019 / 5 / 26(日)課程照片記錄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 

00_FB_Literacy_20190526_0205

 

 

「怎麼教小孩?」這是每一位家長,無時無刻都在煩惱、反覆質疑自己的問題。而自己,又真的能夠正確的引導孩子嗎?

 

原以為設計一個教案需要豐富的學識,但實際上課以後發現其實可以借由媒體,與小孩一討論找答案,一起成長是很棒的。

 

教育制度持續隨著時代潮流改變,而課綱與評鑑孩子的方式,也不斷的調整。為的是讓孩子在面對任何議題感到好奇時,懂得自行尋找資料、評估品質、吸收資訊、實際行動、與人合作、整合輸出,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想法,形塑自己的獨特性,甚至改變周遭的環境。

 

蔡校長的工作坊,從來都不會讓我失望,手冊和助教都有讓人舒服的水準,壓力很大的教養問題竟然也可以快樂的上完!

 

考量到現代家長大多忙碌,課程規劃了高效設計教案的實作,運用「半小時」搞定一個學習主題,然後「半小時」完成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單,直接跟孩子互動教學。課堂中並分享如何讓孩子的知識觸角向外延伸,促進親子互動的深度。

 

對於電腦、網路極不擅長的我來說,這堂課真的非常有幫助。課程安排和流程,都讓每天忙翻的媽媽感受到溫暖。

 

能花費最多時間與精力去瞭解孩子的人,就是作為家長的我們。而「親子互動」與「家長身教」是跨領域且無邊際的,更是提前導入素養教育的好載體。越早瞭解素養核心並導入至親子互動中,陪伴孩子一起成長,讓他有能力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,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。

 

透過一次又一次高品質的共同學習,以及為他量身打造的客製化教案,就能在孩子最渴望知識,最喜歡問為什麼的這幾年,讓他們留下與你互動的回憶。

 

素養教案也需要一直刻意練習,才會愈做愈快、愈好,已經等不及給小孩出學習單了!

 

以下,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064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07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077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108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118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187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205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226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277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292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322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323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37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375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473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48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487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493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586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680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698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725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754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783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803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82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833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845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88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892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918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92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93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0989

 

Literacy_20190526_1004

 

Literacy_20190526_1018

 

Literacy_20190526_107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1096

 

Literacy_20190526_1121

 

Literacy_20190526_1162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2019 / 5 / 26(日)課程照片記錄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小朋友催我,趕快出下一張學習單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thhuang/ Fri, 18 Jan 2019 07:04:52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756   作者:化學業 經管中心 黃子欣 經理         做 […]

這篇文章 小朋友催我,趕快出下一張學習單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化學業 經管中心 黃子欣 經理

 

 

01_innovarad_THHuang_literacy_20190112_0751

 

 

做為一個家長,我知道傳統只有注重學科成績的教育方式,已不足以因應未來小孩要面對的世界。我知道要給小孩的是自學力,把學習當成一種終身習慣,讓他自己面對連我們都無法知的未來時,懂得因應。我,一直在找方法,也試著自己設計教案教小孩,但進展很慢,效果有限。

 

 

要教小孩,但,要怎麼教呢?

 

看到坊間各種五花八門的課程,有程式、有語言、有數學、有音樂、有運動……,仔細看每種課程,若運用不當,其實又是一個填滿小孩時間的填鴨教育。花了錢包,又壓滿了小孩的童年時光,似乎也不是我想要的。

 

上了新思惟國際的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讓我不再焦慮教養方向。其實教育部已經在十二年國教中強調核心素養,並列入課綱。素養教育主要就是要訓練學生,從生活情境中能夠終身學習,這不就是我要小孩學的嗎?真好!居然方向一致。

 

課堂中蔡校長與各位家長交流的問題,其實同時也是每個家長的疑問,整天下來,最大的收穫就是確認了未來教導小孩的方向,與掌握實際操作的方法,很開心自己當初沒被金額嚇到 XD,報名了這堂課。

 

 

從何處著手?從觀念改變開始

 

一開始就是從生活周遭開始,啟發家長與孩子的好奇心。我們這一代的家長,其實大都是在所謂的傳統教育下長大,學科各科分明,且以背誦為主。自己其實都不太具備現在所謂的素養教育,如何帶小孩?最好的方式就是,一起學習,一起去發現許多好玩的知識。課堂中也會教父母如何運用現有網路資訊,彌補自己的不足。

 

尤其在過往的教育背景下,我們往往還是容易將小孩的時間,一刀切成「讀書學習」與「休閒玩樂」時間,其實如同素養教育的精神,整體是能夠互相整合的,從生活、從旅遊中做知識性學習,從卡通名偵探柯南、到抓寶遊戲 Pokémon Go,都能有知識性學習,學與玩,不再是分明的界線。

 

 

設計教案

 

大家時間都有限,如何有品質的陪伴小孩,又能帶給他知識性的學習?透過設計教案與學習單可以達成,在上完工作坊之後,尤其容易。只要電腦會基本操作,課程教你如何抓重點、如何學習、如何整合?也藉由客製化教案,更了解你的小孩,延伸出更優質的親子時光。

 

學習單題目多元,答案也是。題目只要背誦性的知識都可以查資料、問人,重點是要能設計出引導小孩思考與啟發興趣的題目。而針對答案,也不只是傳統的純文字回覆,可以畫圖、可以是錄音錄影等,打破一般覺得寫學習單生硬無聊的刻板印象。

 

最令我驚嘆的是實作時間,真的讓你立刻產出一張實用的學習單,新思惟的課程是我看過助教素質最高的一堂課程。針對素養教育,助教都是一線老師,各有專長,也能針對我的教案問題給予指導,並提點我不少很有助益的做法,真的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場交流。

 

 

持續互相交流

 

每個家長的教育、工作背景不同,也會影響學習單的設計方向,藉由互相交流觀摩,可以啟發自己往更多面向著手與思考,彌補自己不足,讓自己設計的學習單更優化,也更符合跨領域、跨科目的基本精神。

 

 

試行結果

 

上完課隔天,剛好全家去泡溫泉,馬上現學現賣,用「台灣溫泉」這題目來讓他學習,寫完後,也讓他參考蔡校長小孩寫的學習單,小孩關注的點果然常出乎大人意料之外,他每份學習單都是先看蔡校長有沒有加錯分數 XD

 

看到寶可夢學習單時,他覺得姊姊畫得比較漂亮,為何只有加 3 分,當場來個機會教育:每個人的審美觀都不一樣,沒有一定對錯,打分數的人有權決定……。說真的,連我都愛上這種親子相處的方式,很快樂也很有意義!

 

小孩對此種可以透過電腦查資料、看影片的學習方式,且是 open notebook、考題又有趣的考試,興趣很高,也對各種學習題目充滿好奇心,目前逐步針對小孩理解能力與有興趣的點,調整學習單的題數與內容,就像蔡校長說的,開始去做,你就會知道你的題目該怎麼調整了。

 

附上台灣溫泉學習單,小孩已經躍躍欲試下一張,一直催媽媽趕快出題!XD

 

 

02_THHuang_literacy_01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小朋友催我,趕快出下一張學習單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2019 / 1 / 12(六)課程照片記錄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20190112_photo/ Thu, 17 Jan 2019 03:22:42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543         「怎麼教小孩?」是每一位家長,無時無刻都在煩惱、反覆質 […]

這篇文章 2019 / 1 / 12(六)課程照片記錄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 

00_literacy_20190112_0589

 

 

「怎麼教小孩?」是每一位家長,無時無刻都在煩惱、反覆質疑自己的問題。

 

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就是為了幫助無所適從的家長們,用一個輕鬆、無壓力,且不需耗費太多時間的方式,在各種生活情境中,帶著孩子一起搜尋並找到解答。

 

雖然孩子還小,但身為父母,對未來的社會,以及孩子長大所要具備的能力,總是無時無刻感到擔憂,希望能為孩子指引一條路,少走一些冤枉路。

 

這堂課的誕生,就跟教小孩一樣,是一場漫長,且需要隨時調整的歷程。

 

從 2014 年的《新思惟網路講堂》開始,我們透過國內外的教育研究者,蒐集主流的教育型態;在《新思惟論壇:小孩長大二三事》的活動,從實際的教養經驗出發,找到最符合當代家長需求的規劃;在《教養深度對談:校長如何做教案?》中,與家長們面對面坐下來,討論教養觀、想法轉變、面對時代劇烈變動的應對方式;在 2018 年的《新思惟論壇:當代家長的煩惱》中,拆解現實人生,找到優質陪伴的方式,與孩子一起面對可能的未來。

 

用超過 4 年的時間,反覆收集各方意見、多次優化,將可行的各種方法,全部整理出來。我們打造了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讓各位家長能在一天的時間中,理解並能應用。

 

以前也偶爾會設計教案讓小孩,但其實是很燒腦費時的一件事。上了蔡校長的課,真的可以很容易取材設計。

 

最懂孩子的大人,大概就是做為家長的我們了。這堂課,我們學會在 30 分鐘內搞定一個學習主題,然後 30 分鐘出好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單,直接跟孩子互動教學。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高品質共同學習,就能在孩子最渴望知識,最喜歡問為什麼的這幾年,讓他們留下與你互動的回憶。

 

藉由課程,實際瞭解並學會如何幫自己的孩子設計教案,按照方法,也真的能設計出一份,非常感動!

 

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是新思惟在 2019 年首度公開的全新課程。嶄新的課程也有著全新的體驗,課堂上的氣氛也與其他小班課程截然不同,但不變的是,我們持續用深入的議題,淺顯易懂的概念,幫助課堂中的每一位朋友,都能輕鬆帶走實用的知識與技巧。

 

以下,一起回顧當天熱情學習的照片記錄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072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094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184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315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338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342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358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373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408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457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468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475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495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525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589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596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649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665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690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699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716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769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801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883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908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929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933

 

literacy_20190112_0953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006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090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098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103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134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179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230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274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303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321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338

 

literacy_20190112_1394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2019 / 1 / 12(六)課程照片記錄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