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動實作 – 素養教育工作坊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 Literacy in digital era workshop Wed, 02 Aug 2023 03:17:48 +0000 zh-TW hourly 1 https://wordpress.org/?v=4.5.32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18/09/cropped-favicon_literacy-32x32.png互動實作 – 素養教育工作坊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 32 32 父母是最好的教練,引導孩子發揮潛能。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chlee/ Thu, 16 Apr 2020 09:06:07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772   作者:李佳璇 全職媽媽         面對多變的未來, […]

這篇文章 父母是最好的教練,引導孩子發揮潛能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李佳璇 全職媽媽

 

 

Literacy_20200411_0581

 

 

面對多變的未來,孩子需要的能力?

 

科技的進步、網路的普及與幾乎人手一機的世界,大大顛覆人們以往的生活。過去要坐在電腦前搜尋才能獲取的知識,現在只要幾秒鐘就能在眼前呈現。若想要分享知識、討論議題、發表評論,都是彈指之間的事情。這些都加快世界改變的速度,不斷推進人們向前,也在無形中塑造人們成為終身學習者。

 

終身學習者,要具備「態度、知識、技能」三大要素;態度推動自主行動,知識助於溝通互動,技能實踐社會參與。三者包含的各個面向環環相扣,同時也產生交互作用,讓人不斷精進,成為更優秀的學習者。

 

面對持續變化及無法預測的未來,保有彈性與自我升級的能力更為重要,這就是素養教育的核心思想。

 

 

實踐素養教育,從日常做起!

 

素養教育真的離我們生活很遠嗎?學習操作口罩 App 和線上報稅系統,或透過熱門歐美劇、韓劇和電影了解他們的國家和社會背景,或在職場上獲取專業知識與技能,或新手爸媽要學習的育兒知識,或跟著食譜試做一道菜等等,我們早就沉浸在這樣的環境氛圍。

 

就連一向與現實脫節的學校教育與升學考試,如今也跟上世界趨勢,素養教育已經納入 108 課綱,將成為未來升學考試的內容。

 

身為家長的我們,該如何帶領孩子?蔡校長給了一個結合理想與現實的答案:「從生活情境中累積『網路+生活+學校教育』。」

 

知識要化為行動,才能展現力量,推動改變。然而,我們從書上獲取教養觀念,或是從各式研究中得到啟發,到底該如何實際行動?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,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園丁而非木匠?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新教育「4P」,如何落實在孩子身上?出門旅遊,如何真正開拓視野、學習多元價值?如何讓孩子正確使用 3C 產品發揮潛力?到底什麼叫「快樂又能學習」?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,引導他成為主動學習者?

 

 

設計學習單,親子探索未知領域。

 

家長的時間與精力有限,要如何將上述理念落實在生活中,這堂課給了我啟發,雖然只是一張小小的學習單,卻蘊藏細膩的巧思。

 

透過蔡校長的帶領,我們學會如何在半小時內,探索未知知識並抓取重點,然後與孩子一起學習、討論,趁機觀察孩子對知識的反應,構思出題方向,最後出學習單給孩子試試。

 

學習單不是為了考倒孩子或造成恐懼,更不是填鴨的工具。我們期盼的是,孩子經由這樣的過程,體會網路是工具,體驗如何探索未知、啟發思考,懂得如何學習。

 

學習單的形式看似考卷,但那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,水面之下,隱藏眾多重要概念:了解孩子、建立親子安全依附關係、成長性思維、刻意練習、建立多元價值、開拓視野、發現興趣,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探索未知。

 

 

讓父母成為孩子的支持者

 

蔡校長提出「設計問題」的方式,極具用心,讓學習單可以是一種多元輔助工具,帶領孩子領略自己的後設認知,透過某項技能的刻意練習,檢視自己精進的過程,並經由各式各樣的主題學習單,發掘自己的興趣。孩子在回答開放性的問題時,也能啟發思考,或幫助我們發現孩子的特點或專長。

 

透過長期的生活累積與討論,孩子學會從眾多資訊中揀拾所需、建立資料庫,甚至在未來學習新技能的時候,也知道如何精進。最重要的是,面對未知的時候,即使有恐懼,也能擁有正確態度面對挑戰。

 

因此,我想這堂課,很適合:

 

  1. 看過蔡校長推薦的教養書,想真正落實的家長。
  2. 想在快樂的親子時光,留下學習意義的家長。
  3. 想學會另外一種檢視自己認知學習成果的人。
  4. 想與在教養上不藏私的人學習。
  5. 全職父母,想學會採取策略性的行動,將陪伴的價值發揮最大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父母是最好的教練,引導孩子發揮潛能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親手製作有趣的教案,為親子關係加溫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mhlee/ Thu, 15 Aug 2019 09:10:01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442   作者:李美萱 媽媽         江湖一點訣,說破不值 […]

這篇文章 親手製作有趣的教案,為親子關係加溫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李美萱 媽媽

 

 

Literacy_20190810_0573

 

 

江湖一點訣,說破不值錢,但這堂課沒那麼簡單。

 

來看蔡校長如何把身教、言教、戰術、策略告訴同學,怎麼做有效,手把手教學,讓你從素人變高手。至於高手變大師,就需要自己身體力行啦!這點蔡校長也有說明方法,課程 CP 值超越懶人包!

 

 

以身作則的父母典範

 

蔡校長的包容和平常心,讓大家排除先入為主的社會觀點。當每個家長都在焦急詢問,孩子沈迷電玩該怎麼辦的時候,蔡校長透過以身作則的陪伴和引導,帶領著小朋友們大殺四方 更上層樓,一邊學習英文,一邊參考高手的頻道,幫助小朋友找出勝利之路,期間展現的包容、應對,皆令人佩服,希望自己也能培養如此胸懷。

 

最令人驚豔的地方在於,工具沒有對錯,行為不是絕對,端看我們從什麼角度來觀察,草木竹石均可為劍,例如:電玩不是一無是處、麥當勞不是只會讓你變麥胖、政治更不是只有大人才能碰,尤其民主自由是人類文明的基石,每個人都需要練習、思辨,以免被人灌了漿糊。

 

看了蔡校長的教案示範,才發現我泡的其實不是「溫泉」,這個知識還是小朋友找出來的答案。

 

 

家長很忙,很難實踐素養教育?

 

落實素養教育,其實最大的阻礙還是自己。像我這種凡人,都會覺得沒那個美國時間、自己的命不好、祖上積德太少、另一半只會拐我腳、小朋友不配合、今天天氣也不好……種種原因,只要來上蔡校長的課,這些藉口都可以克服喔!

 

只要適當運用零碎的時間,打開 Google,馬上就可以讓小朋友自行學習、補充知識。重點是要培養小朋友尋找答案的能力,而不是當個直升機父母,結果自己累個半死,還被嫌得一塌糊塗。

 

 

這一套方法學,可視情況自行調配。

 

蔡校長帶領大家說、寫、做的 SOP 流程,已廣泛應用在生產線及各種組織,只要照著做、持續做、繼續做,一定會有用,會成功(成功不等於發大財喔)。

 

在各個層級,包括政府,我們都可以感受到 SOP 的威力,不過 SOP 還是需要因人而異;有些人習慣早起、有些人習慣晚睡、有些人的小朋友交給安親班、有些人的小朋友自己帶、有些人的小朋友給長輩帶……各種情況也是需要自行調配。

 

世界上沒有什麼全拿的事情,凡事都有取捨,想清楚自己要什麼,自己可以犠牲什麼,也是很重要的,最後就是決心和毅力啦!

 

 

實作設計的教案,小朋友超愛寫!

 

回來後,馬上將現場做的教案及學習單給小朋友練習,沒想到小朋友超愛的,而且黏著媽媽一直問東問西,還有作業要怎麼寫才能拿高分,連用什麼筆寫都很計較。

 

小五兒子遇到不會的字還去查字典,拚了命不能輸他弟弟呢,經過了一小時的努力,完成了一張高度成功的作業(有圖有真相 ^^)。

 

 

li_kids

 

 

每個小孩都是父母的寶貝,當我們的打罵 陪伴沒效時,你需要來一堂蔡校長的加持灌頂。如此灌頂對我有效,希望你也行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親手製作有趣的教案,為親子關係加溫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我是老師也是媽媽,準備好實踐素養教育了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mhlai/ Thu, 15 Aug 2019 09:05:20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438   作者:新光國小 賴美璇 班導師         這一次參 […]

這篇文章 我是老師也是媽媽,準備好實踐素養教育了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新光國小 賴美璇 班導師

 

 

Literacy_20190810_0586

 

 

這一次參加 8/10 新思惟舉辦的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見識到蔡校長的簡報魅力,令我十分佩服。

 

蔡校長從大量閱讀中,迅速將重要的訊息整合出來,並用最精簡、最容易讓人了解的語言,傳達給聽眾,讓聽眾能省下自行摸索的寶貴時間。

 

這種能力,不只應用在演講中,蔡校長對於孩子的教育,也從龐大的資訊量中,截取適用的知識點,讓孩子能快速掌握某個主題的知識。這是我們處在資訊爆炸的一代很需要培養的能力。

 

而透過圖片為主、簡潔文字為輔的簡報,在拋出一個概念之後,舉出大量的例子來重述概念,不僅能夠將理念完整傳達,也能充分掌握聽眾的注意力。

 

 

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教養觀

 

蔡校長分享了教養觀,以及如何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案,以下是我覺得很有收穫的知識點:

 

  1. 隨時充滿好奇心,帶著孩子觀察日常生活、旅程中,有趣的、奇怪的、討厭的人事物,去探討那是什麼、為什麼、怎麼做……從興趣出發,培養探索知識的樂趣和能力。
  2. 身教重於言教。觀察、發現問題、尋找答案,讓孩子看到大人也充滿求知的熱忱,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,展現毅力及解決方法的能力,也是他們學習的好教材。
  3. 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。了解孩子的卡通、電玩,找到切入點,帶著孩子研究如何邁向卡通達人或電玩高手,這過程中培養出來的研究探索能力,讓娛樂也能成為教材。
  4. 原來 Google 搜尋圖片能透過「工具設定」來篩選高畫質圖片 XD。
  5. 興趣是一切的根本。

 

 

體制外的教育改革,從家庭做起!

 

本次工作坊讓我接觸到很不錯的教養觀念,不過實際的教養作法,還是要根據每個家庭的狀況有所調整。以下是在各方面考量平衡取捨下,適合我們家的調整:

 

  1. 目前姐姐升小二、弟弟升中班,家中有一台電視顯示器(未接第四台)、一台 iPad、兩台筆電,目前的資料搜索還是以大人示範為主,透過口述、問答的方式,確認吸收了多少。
  2. 姐弟倆透過電視和 iPad,收看 Netflix 上面的卡通,因為只有英文發音,所以他們別無選擇,從人物動作去推測劇情,目前成效不錯,能聽懂簡單的人物對話。非常喜歡回阿公、阿嬤家,因為有中文卡通可以一直看。
  3. 因家中網路只能透過爸媽手機分享,所以要在我們的同意下,才有影片可看。有限的網路使用,提供孩子充分的動機,完成良好習慣的訓練,如:吃飯速度、作業完成、部落格、家事等等。
  4. 姐姐已開始寫部落格,考量睡眠時間,並不嚴格要求每日一則,一週約 4 篇,把特別值得紀錄的事件寫下來,如出遊、作品、新玩具等等。從一開始腦袋空空到現在能完整表達句子,進步不少。由於她十分在意自己文章的瀏覽量,老爸得到處張貼幫她衝數字 XD。

 

感謝蔡校長分享寶貴的知識及教養經驗,收穫良多。

 

 

1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我是老師也是媽媽,準備好實踐素養教育了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現代家長的教養煩惱,在此得到解答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mctsai/ Thu, 15 Aug 2019 08:53:57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427   作者:億昌油廠 蔡孟璋 經理         很高興參加 […]

這篇文章 現代家長的教養煩惱,在此得到解答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億昌油廠 蔡孟璋 經理

 

 

Literacy_20190810_0722

 

 

很高興參加了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。只要是父母,總希望小朋友從小可以學習很多才藝,功課又要好,英文要很溜,將來可以出人頭地……但,往往會陷入該學什麼,以及當小孩不想學時,父母該順從還是堅持等教養問題。

 

以上都在工作坊有了初步解答(因為本來就不會有一種完美的解答,可以適用每個家庭),與大家共享之。

 

 

播下學習的種子,靜待開花結果的一天。

 

人類會喜歡動腦,是因為成功解決難題時所帶來的成就感(多巴胺),所以教案命題就必須設計得剛剛好,必須要動腦又適合小朋友的程度,不可以太簡單也不可以太難,學習單有簡單的送分題,也有低門檻、程度可高可低的申論題。

 

即便家長無法給予很全面、深入的知識,但也盡可能維持小朋友的興趣,這就像是埋在小朋友腦袋裡的種子,有朝一日他自己有興趣、有需要就會開始發芽。

 

素養教育除了學習基礎知識之外,更重要的是統合資訊/表達能力/多面向的觀察,這些能力會隨著素養教育的落實,同步展開。我們無法預測小朋友的興趣,但只要興趣搭配以上能力,就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。

 

20 年前,誰想得到有 YouTuber 這個行業呢?

 

 

親子間的正向回饋,讓孩子樂於學習。

 

校長分享了他自己的經驗,其中強調一點「正向回饋」,父母就像是小朋友可以選擇的商店之一,「手機」、「平板」、「傳說對決」等就像是競爭對手,父母親要優化自己的產品,讓小朋友一直感受到「正向回饋」,自願留在父母這家高優質商店,而不是一味希望/強迫小朋友。把小朋友當作是您的客人,來動動腦吧!

 

此外,藉由親子互動與以身作則,來引導小朋友。對小朋友來說,生活中處處是學問,父母親只要肯用心,隨時都有新的知識可以教小朋友(如校長舉例的牛奶殺菌方法),也許小朋友一輩子都不會用到這個知識,但從父母身上,他可以知道學習是生活化、無所不在的,並不是課本上的東西才是知識。

 

 

以素養培育下一代,才有能力應對未來。

 

對我們這一代來說,素養教育其實很困難,因為我們都沒接觸過,很不習慣這種思考模式,所以我們都已經內建「會考的才重要」、「知識應該從書上學習」。然而,父母親本身的素養,可是會影響小朋友平時接觸的教育質量與品質。

 

家庭環境也會拉大差距,以前小朋友即使家境不好,只要靠著讀書、補習還是可以考上好學校(如當年的阿扁),但在素養教育制度下,難度會大大增加,像校長提到的旅遊、iPad 等,都需要父母親的財力與時間支持下,小朋友才能接觸到高品質、高頻率的素養教育。

 

在可預見的未來,台灣應會走向類似美國社會;高社經地位的父母,其子女先天就占據優勢,階級流動相對不容易,但這種教育下的優質下一代,才有能力面對未知的未來。

 

(鈺編按:恭喜蔡孟璋經理,從自己的家鄉出發,設計出一份本土性、在地感十足的學習單,獲得「最佳教案設計大獎」!)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現代家長的教養煩惱,在此得到解答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打開教養視野,更從容面對新課綱。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cclai/ Thu, 15 Aug 2019 08:43:31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416   作者:連鎖餐飲集團 資訊部 賴治群 副理         […]

這篇文章 打開教養視野,更從容面對新課綱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連鎖餐飲集團 資訊部 賴治群 副理

 

 

Literacy_20190810_0226

 

 

翻轉既有認知,早知道就盡早來上課。

 

知道蔡校長舉辦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有一段時間,因為女兒已經要升小六了,所以一直猶䂊是否要報名,直到 108 素養導向課綱成為今年的話題後,想想還是報名來上課。

 

先講心得結論,我覺得一個課程,若能聽到一個自己從沒想到的新觀念,就值得了,真的應該早一點來上這門工作坊。

 

 

素養教育在日常,家長要保持好奇心。

 

我在看教育部談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時,雖然認同自主行動、溝通互動、社會參與都很重要,但對於怎麼陪著孩子一起學習,還是有許多疑問。

 

 

literacy

 

 

課堂上,看見校長分享自己的經驗,例如:從義美牛奶盒包裝上看到「H.T.S.T. 速溫殺菌」的宣傳,跟孩子一起探討牛奶的殺菌技術及營養成分的保存等資訊;到台南抓寶跟孩子談台灣的歷史;針對有興趣的主題,家長自己帶頭研究作教案……透過上述例子,我得到最大的 Insight,是家長自己要保持「好奇心」!

 

當我能保持好奇心,承認自己不知道某一特定知識、能上網搜尋資料、擷取訊息、進行媒體識讀、廣泛理解特定問題、最後形成自己的看法。這樣在生活中跟著孩子一起探討,一起學習,就是融入生活情境的素養教育。

 

 

提出具體策略,把成癮「異化」成學習。

 

校長分享自己陪伴孩子玩 Mobile Legends 的遊戲歷程,如何從享樂捷徑到跟強者學習贏的策略、刻意練習等元素,讓孩子體會到讓大腦變強的快樂大迴圈。

 

校長提出了一個具體可操作的方法,從如何引導孩子能學習,到如何學習新事物、新技能的一個套路,進而體驗長時間努力後得到成果的快樂。有了這樣一個讓自己變強的經驗,或許孩子不會對遊戲那樣著迷,而會去找下一個能讓自我成長的快樂。

 

 

順著小孩的興趣,設定更高的目標。

 

雖然多年的職場經驗告訴我,學校的成績不一定代表未來工作的成就,但當父母的,還是會對學業成績的好壞有焦慮。在工作坊的深度對談中,其他上課的家長也表達類似的困惑,甚至提問「是否應該直接建議小孩走自己覺得有潛力的職業方向」。

 

校長的分享讓我看到,在孩子有興趣的領域,父母幫他找資源,鼓勵他挑戰更高的目標。孩子對有興趣的領域可以主動學習,知道透過網路自學,讓自己持續升級打怪,這就是給孩子最有價值的訓練。

 

校長以 YouTuber 的收入來舉例,他們可能三年就賺到我們一輩子的收入,未來若有新的趨勢出現,因為孩子能自主學習,所以會有比較大的機會提早跨入。

 

能在課堂上看到跟自己理念相近的家長,心裡踏實不少 ^_^

 

 

讓女兒實作學習單,效果意外得好!

 

最後,我分享將課堂上設計的學習單給女兒實作的感想。

 

由於女兒超喜歡「排球少年」這部動漫,她也說服我跟她一起追劇。(這真的是一部熱血的動漫啊!)女兒就讀的實驗小學在六年級時,要舉辦一個畢業個展,因女兒從小就喜歡畫畫,所以選擇漫畫作為她的個展主題。於是,我以「排球少年」為教案素材,設計了一份學習單。(註:回家後給女兒的學習單,有作小調整,把答案範圍縮小一點,以免她做太久。)

 

學習單的命題方面,1~3 題希望女兒可以運用網路,搜尋排球相關的知識;4~6 題則從女兒的興趣著手設計。感謝助教的建議,把題目方向改為漫畫的角色設定及海報設計。

 

她看到學習單後超興奮的,這份學習單她做了三個半小時還樂此不疲,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原來孩子有興趣的主題,她可以堅持這樣久且不放棄。我們父女也對其中的內容做了不少討論,這樣的互動交流更是愉快的回憶。

 

 

learning-1

 

learning-2

 

learning-3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打開教養視野,更從容面對新課綱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最棒的母親節禮物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slkao/ Fri, 10 May 2019 02:26:33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060   作者:高淑麗 家管         緣起   […]

這篇文章 最棒的母親節禮物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高淑麗 家管

 

 

01_innovarad_literacy_20190504_1011

 

 

緣起

 

今年一月中,某天的晚餐時間。

 

老公:「老婆,我幫你報名了新思惟的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當作今年的母親節禮物。」

 

我:「什麼!我要去新思惟上工作坊,有沒有搞錯?」(讓人一整個壓力超大 XD)

 

老公:「放心,為了減輕妳的上課焦慮,所以我也報名了,剛好重溫當年同窗學習的時光,是不是很棒。」(心中 OS:某人真的嘴巴很會)

 

因為老公的推薦,常常看到蔡校長許多實用的教養分享,尤其對「怎麼念都沒用!頑皮的小男孩,為什麼無法溝通?」這篇,更是讓我們心有戚戚焉,完全命中家裡某個物種的行為模式。

 

想想既然是校長主持課程,就是掛了品質保證(事實證明完全正確),於是,我就這樣展開了新思惟進修的初體驗。

 

 

02_SLKao_01

 

 

課前

 

 

02_SLKao_02

 

 

當時,素養教育對我們來說,根本是超級黑洞,充滿無限的問號。為能將這次學習的效果最佳化,老公特別請了一位專家來做課前預習,一步一步建立素養教育觀念,使用輔助工具如卡片,及製作學習單與小孩互動。

 

這幾週的練習下來,讓我一掃之前的緊張不安,開始期待上課了。

 

 

上課囉

 

週五傍晚,全家驅車北上,週六早上安頓好孩子後(感謝北部朋友支援),便趕往教室上課。

 

第一堂課的主題是「素養教育」是甚麼?父母如何在生活中協助孩子?蔡校長首先以現況趨勢,點出素養教育的為何重要(原因是如此的直白),並從官方文件的範例中分析,素養教育所著重的方向,直接畫重點給大家,最後公布素養教育的教學方法,將心法簡化到人人都會,只要你有心願意去做,保證學會。

 

第二堂討論如何用最常見的家庭活動「旅遊」來增進素養知識。以「壯遊」的核心概念,從國內國外、跟團自助不同的面相,用寓教於樂的方式,讓孩子的收獲不再只是很好玩、很好吃,將旅遊的知識價值提升,並透過輸入-思考-輸出回顧。

 

第三堂講到如何善用 3C 成為好工具,而非玩具。其實我跟先生對「小孩使用 3C 產品」這件事很矛盾,一方面是怕沉迷成癮影響學習,另一方面又擔心他們跟同學間有資訊落差。校長解釋 3C 產品對大腦是正向變強或是負向成癮,關鍵在於「不要走獎勵捷徑」,這個寶貴的原則,讓我們夫妻有豁然開朗的感覺,收穫良多,也開始指導孩子如何善用 3C 成為好工具,而非玩具。

 

 

02_SLKao_03

 

 

中午休息後,第四堂是學習單的互動實作時間,校長先介紹了 SOP 的四個步驟,並示範一個例子,接下來就是兩小時的實作,過程之中,感謝老公的協助與支持,以及郁璇老師的回饋跟建議,讓我順利完成練習。

 

最後一堂是深度對談:那些網路上不能談的教養問題,這個 Q&A 時間非常精采,其實父母擔心的問題都很相似,像是選擇公立或私立學校?體制學校或在家自學等等,但家庭背景與可用資源地差異,面對問題採取的策略也不同,藉由與他人相互交流觀摩,給了我許多的對教養的思考與啟發。

 

 

課後

 

 

02_SLKao_04

 

 

課程結束,我們立刻運用所學,以晚上全家的用餐時間,與孩子一起學習成長,效果令人驚豔,詳細的內容,請看傑哥的分享

 

參加新思惟素養工作坊,是我收到最棒的母親節禮物(感謝老公~)。在素養教育裡,父母跟孩子都在終身學習。不想錯過與孩子共同成長前進的機會,就快報名新思惟的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(快按我),讓你跟孩子的學習之路滿載而歸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最棒的母親節禮物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跟著孩子一起提升素養吧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ynku/ Fri, 10 May 2019 02:23:00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1056   作者:東元綜合醫院 兒科部 古彥男 醫師         […]

這篇文章 跟著孩子一起提升素養吧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東元綜合醫院 兒科部 古彥男 醫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literacy_20190504_0769

 

 

到新思惟來練功,讓自己腦袋升級!

 

我有兩個小孩,目前分別處在四歲半與三歲,這種越來越有主見,以及開始不斷十萬個為什麼的年紀,從以前「爸爸媽媽幫我做」,到現在會說「為什麼你要這麼做?」或是「我又沒有要你幫我!」,然後事情做不好,又自己生悶氣。

 

既然家裡的小怪獸進化成了半獸人,做爸媽的我們,就必須跟著升級才能順利打怪,於是蔡校長經營的「小孩教養筆記」與「小孩教養聊天室」,就成了我練功的場所,而新思惟的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,自然就是迅速提升功力的精神時光屋了。

 

 

快速又清楚的了解什麼是素養教育

 

在教育部發布的 108 年課綱中,明確指出「核心素養」的教育為課程發展的主軸:「核心素養」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,所應具備的知識、能力與態度。「核心素養」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,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,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。

 

但回到實踐的層面,甚麼是素養教育?爸爸媽媽又該怎麼做?

 

工作坊的第一堂課就直接命中核心,校長用自己整理出來的圖片,加上幾個新穎考題的說明,以及生活經驗的分享,簡單又清楚的讓我們了解到,素養教育真正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方式,就連吃麥當勞,都可以學習到各種鮮奶消毒方式的優缺點,讓我印象超級深刻!

 

接下來的課程一樣精采,以旅遊和 3C 產品為例子,扎扎實實的示範了如何將兩者與素養教育結合在一起。

 

 

原來也可以這樣教小孩

 

我是一個很喜歡帶小孩外出旅遊的爸爸,但我沒有想到原來藉由旅遊,不論是國內或國外,還是跟團或自助,都可以帶給小孩深度與廣度兼具的素養教育。其中讓我最震撼的就是關於旅遊時,小朋友每天必做的「思考與輸出」。

 

我完全忽略了在每天輸入知識與資訊後,必須完成「思考」與「輸出」這兩件事情,才能漸漸將所學所得內化,逐漸形成自己的價值觀,以及和這個世界的連結,而這個觀念不僅僅適用在旅遊,適用在任何學習上,也讓我反思自己往往在上課或閱讀後,沒有進行思考與輸出的缺失。

 

至於網路與 3C 產品的運用這堂課,則是一場科學實證結合臨床運用的饗宴,雖然先前已讀過研究習慣與成癮的書籍,也參與過新思惟論壇關於網路成癮的討論,但對於如何實際運用在生活上,引導自己的小孩做網路與 3C 產品的主人,還是不知道具體的作法(缺乏思考與輸出的最佳例子 Orz)。

 

而校長從腦神經科學的分析到小孩教育的實踐,讓在場的聽眾都大呼過癮。尤其讓我拍案叫絕的是,該怎麼拯救已經沉迷於遊戲中的小孩,還有如何不以控制使用時間的方法,讓小孩自己學會正確的使用 3C 工具(如果哪天我的兒子寫了一篇「I can use Martis very well with my Dad」,我應該會超級開心吧 XD)。

 

 

迸發出燦爛火花的實作與分享

 

下午的互動實作(咦,這次中午竟然可以好好吃午餐?!)與深度對談,更是為這次課程做了一個總結,也是給我們在經過上午的輸入後,有一個可以馬上思考與輸出的過程。

 

看了同學們各自精采的教案,深刻體會到其中一位同學的手寫心得:「天才不可怕,可怕的是天才還比我們用功!」雖然不免感到氣餒,但跟比自己厲害的人學習,就是促使自己進步的方法之一。

 

深度對談的時間,更是在校長與學員彼此分享「關起門來才會說的」心得氛圍下,併發出燦爛的火花。煩惱該為小朋友選擇哪所學校的不安與煩躁感、小孩出生後要如何兼顧家庭工作與興趣等等,我和在場的大家一樣感同身受,也感謝發言的同學們,願意分享自己曾經走過的路與經驗。

 

 

跟著小孩一起提升自己的素養吧!

 

一整天的工作坊,雖然聽校長分享起來好像很輕鬆愉快,但我知道這些都是經過大量的閱讀,仔細的思考計畫,與實踐過程中不斷調整才有的成果。非常感謝校長願意將這些秘訣與經驗和我們分享。

 

回想起自己長大的過程,大概是在國中才開始接受到素養教育,我自覺很幸運,國中遇到了思想開放前衛的導師,高中念了校風自由的學校,但儘管如此我還是覺得自己的素養教育來得太晚又太少,很多重要但是學校不會教的事情,還是到成年了才慢慢知道。

 

期許自己能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素養,不僅是為了讓自己更進步,同時也能夠跟著自己的小孩一起成長,也期許自己永遠保持終身學習的心態,帶著小孩一起探索這個世界,也做好他們的榜樣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跟著孩子一起提升素養吧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不再複製,自己也能為孩子量身訂做。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ylhuang/ Fri, 18 Jan 2019 07:01:02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752   作者:蕭志文醫院 復健科 洪翊倫 醫師          先說結論   非常推薦這次新 […]

這篇文章 不再複製,自己也能為孩子量身訂做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蕭志文醫院 復健科 洪翊倫 醫師

  

 01_innovarad_YLHuang_literacy_20190112_0452

 

 

先說結論

 

非常推薦這次新思惟的課程,給關心孩子教育的家長。

 

課程不僅僅是如何設計學習單,有互動實作時間,完成屬於自己跟孩子的學習單,更重要的是學習「設計學習單」的原因。這讓我對未來的新課綱有更多認識,理解新課綱的核心意義,以及身為家長的我,應該讓小孩擁有什麼樣的能力,去面對未來的挑戰。

 

 

家長的責任

 

參加這次課程,讓我深深感受到家長的陪伴,是很重要的。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質,年紀不同,生活體驗與經歷不同,最瞭解並且理解他們的能力發展,就是與他們相處的家長。

 

身為家長,不是只有負責設計學習單,而是要能協助孩子,將生活中所接觸、一同體驗的各種事物,和學習產生連結,讓孩子擁有好奇心,有能力利用工具收集相關資料,分析資料的好壞,能夠閱讀理解資料後做輸出。

 

學習單是一個很好的工具,讓家長可以陪伴孩子,練習如何使用網路或是書籍,培養查詢收集資料的能力,引導他們如何確認資料的可信度。確認他們有足夠的能力,運用收集到的資料,進而分析思考,或是對這個生活的環境產生好奇或質疑。最後,藉著回答問題,內化學習到的內容,統整後輸出。

 

從生活做連結,也能讓親子間可以有更多交流的機會,從共同的生活經驗所啟發設計出的學習單,更加容易讓學習單與孩子本身產生連結,進而感到有趣且不排斥。

 

 

互動實作時間

 

上課前覺得設計一份學習單,是件非常困難的事。每次看到別人在網路上分享的學習單,總覺得非常吸引人,有圖又有深度內涵的題目,令我讚嘆佩服不已,接著感謝著別人的分享,把檔案下載存檔,想著有機會的時候,再拿出來跟孩子討論、完成學習單。

 

然而在注意力短暫的生活中,總是只有把檔案下載,再也沒有後續的動作。除此之外,也覺得自己沒有這方面的專業能力,所以從未為孩子設計學習單。

 

互動實作時間動手實作的過程,能在現場完成一份學習單,非常的開心與感動,能夠完成這個任務,要感謝專業助教的幫忙。在互動時間快要結束前,我仍然死盯著螢幕,一直無法順利寫出適合學習單的題目,助教們發現我的困境,主動詢問我是否需要幫忙。

 

 

助教的實用建議

 

老師對於指導「卡住」的學生真的很厲害,郁璇老師陪我討論,收集到的資料有哪些可以運用在學習單上,不同年紀的孩子有不同的喜好,也是題目設計需要注意到的(年紀小的設計題目可以安排動手畫),協助我完成設定題目。

 

璽元老師對於學習單標題的選擇建議也很實用,太過嚴肅的字句,會讓孩子產生抗拒。在實作時間結束後。蔡校長對大家上傳的學習單給予的建議,也讓我更加清楚學習單的題目如何設計會更好。

 

經過這次的課程,設計一份專屬於自己孩子的學習單,已經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的困難步驟,即使目前設計的學習單,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,我也有足夠的信心能做好這件事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不再複製,自己也能為孩子量身訂做。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身為父母,我推薦。身為教師,我更推薦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wchhsiao/ Fri, 18 Jan 2019 06:53:31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741   作者:台中市惠來國小 蕭婉君 老師         教育 […]

這篇文章 身為父母,我推薦。身為教師,我更推薦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作者:台中市惠來國小 蕭婉君 老師

 

 

01_innovarad_WCHsiao_literacy_20190112_0408

 

 

教育準備永遠不嫌早

 

在報名前,覺得自己的孩子才一歲多,上這個課會不會太早?

 

實際參加後,覺得這個工作坊,即使孩子還小也很適合來,因為,當爸媽知道未來的趨勢,就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引導,讓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去。父母能做的就是給孩子一盞燈,讓他少走許多冤枉路。

 

這次的課程聽完校長的分享,讓我比較安心,知道我應該要為孩子做什麼、要怎麼做,課程中都有很具體的建議。

 

 

課程切入點讓人「有感」

 

在看書面資料的時候,會覺得素養教育離我們好遠,心想這難道不是跟九年一貫所提倡的類似嗎?但在校長的分享中,才讓我知道,原來素養可以這樣落實在家庭生活中。

 

我喜歡校長一開始從大考中心的試題著手,身為考試制度下長大的孩子,看到這個考題好「有感」啊!這個考題,不像以前考是非、選擇的考試,有些小技巧可以用,要藉由圖表中的實驗結果,推測實驗的假設及問題,最後幫圖表下一個標題。

 

孩子如果沒有具備圖文轉換、相關知識及思考的能力,他真的會答不出題來。從未來大考方向,了解到素養教育勢在必行,知道未來要怎麼考、進到現在該如何培養這個能力,是我覺得很棒的課程切入點。

 

 

02_WCHHsiao_literacy_01

 

 

父母的身教、優質陪伴很重要

 

素養教育的推動,除了學校教育以外,自己在家可以做的,就是從生活和網路中去實行。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,都可以用手機查,馬上就能跟孩子討論,這個即時性很好,信手拈來都是學習的機會。這樣的模式落實在生活裡,孩子養成習慣,在他好奇心最重的小時候,有爸媽帶領示範,等他長大,遇到問題他也會內化,自己想方法找答案。

 

讓現代家長最頭痛的,還有 3C 成癮的問題,校長從神經科學切入,告訴我們要強化讓大腦創造學習的路、弱化享樂滿足的捷徑。

 

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當孩子已經沉迷於線上遊戲該怎麼辦?校長的作法很有愛,竟是跟孩子一起玩,然後找出該遊戲可學習之處。把孩子從一開始只是想要打怪的即時滿足感,拉到了一起找遊戲致勝的策略,層次提高,然後……孩子就會自己不想玩了 XD 這真的是獨特的「爸爸表達愛」的方式啊!

 

對於 3C 到底要不要讓小孩使用、會不會太早接觸,在課前也是我擔心的點。校長給了一個觀念,3C 就是一個工具,工具要教導如何使用,孩子才能將它應用在學習求知上,而非玩樂遊戲上。與其抗拒,不如順應時代潮流,在孩子小時候陪伴、引導,當孩子長大,學習上遇到問題時,就能自行搜尋資料,解決疑惑。

 

 

家庭旅遊是學習的好時機

 

在課前我最感興趣的部分,是「旅遊與素養結合」這個部分(講到玩就好開心哪)。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,有很多家庭旅遊的機會,還沒上工作坊的課程前,看到校長在網路上的分享,真的會驚嘆校長平時這麼忙,怎麼能夠把旅行安排得如此有深度,孩子也能從中學習。

 

課程中可以聽到,校長根據國內外旅遊、跟團或自助行都給了具體可用的方法,讓人覺得,原來並沒那麼難,也迫不及待想用在自己孩子身上。

 

例如,國內旅遊可以從課本相關的景點開始,把重點擺在教孩子查詢資料、讓孩子思考表達,是練習 input 和 output 很好的機會;而國外旅遊,原來是個很適合認識真實歷史的時機,可以帶著孩子開始思考政治,這部分從離我們很近、我們也很常去的東亞,就可以開始做。

 

 

自身素養的提升

 

「覺得自己素養不夠,該如何教導孩子?」課程中有同學提出這個問題,這其實也是我所擔憂的。課前看校長網路的分享,覺得自己如果不是學富五車,是要如何教孩子呢?

 

但在今天的課程中,得到一些信心,當大人自己不足時,我們可以透過閱讀、網路查詢資料,和孩子一起探究答案。其實很多時候,我們也是跟著孩子一同成長,只是我們大人對於資訊理解吸收的程度比孩子快,便可以給孩子指導。

 

 

互動實作時間

 

聽完課程後,接著是實作的部分,即使自己的工作已經很常寫教案、出問題給學生,在互動實作時間,看到別的同學的作品,真的大開眼界,覺得自己還有許多可以進步的地方。

 

同學的教案各種主題、出題方式都有,讓我從中學到不少,也忍不住想要寫寫看學習單。校長給了很清楚的做法建議,四個 30 分鐘,就可以完成簡單的素養教案與教學,我覺得非常可行。

 

 

在教學工作上的應用

 

這個工作坊給了我許多啟發,在我的孩子長大之前,我還能先應用在教學與班級上。

 

  • 善用 3C 產品、語音輸入,讓孩子的作品得以呈現,達到同儕觀摩學習的效果。

     

    以前只要想到要把學生作品拍照、掃描或是打字,才能放在班級網頁上,老師一人作業實在很累,常常一忙沒時間就沒做,也試過讓打字快的小幫手幫忙輸入整篇優秀作文,即使是高年級打字快的孩子,也往往要好幾天才能輸入好一篇。

     

    未來可以做到「自己的作品自己 key」,或許利用下課或午休時間,讓孩子拿著平板念一念,就能把自己的作品輸入好,老師能夠發佈到班級網站,讓學生彼此交流優秀作品。從書寫、口語表達到後製編修,孩子對自己的作品審視三次,也是個很棒的學習機會。

 

  • 教學設計鼓勵孩子從 0 開始的自由創造學習,多強化這條康莊大道。

    未來在教學設計上,要避免一個蘿蔔一個坑的設計,多引導孩子從零開始,從發想點子到執行,或加入團隊合作,這中間大人可以給予很多的鷹架支持。

 

  • 素養教育勢在必行,孩子未來需要具備的是跨領域的知識。

     

    除了知識部分外,還要加上自己的思考及應用。現代小朋友較缺乏思考,以及不曉得如何表達。在教學上我也反思,未來應該多讓孩子有表達的機會,增加口語上的練習,說說自己的看法,以培養孩子的能力。

 

 

Q&A 時間也很精彩

 

身為父母,這個工作坊很值得來,身為教師,更是從中得到許多觀念和實作的建議。除了校長精彩的課程外,Q&A 時間聽同學發問及校長回答,也覺得很有收穫。

 

例如有校友提問,要選擇什麼樣的幼兒園和安親班、自身素養該如何提升、旅行時孩子如果不願意表達該怎麼辦……,原來父母擔心問題都差不多,聽完這些有種「我不孤單」的感覺呢。

 

當孩子還小,爸媽提供優質的陪伴、有效的引導,相信孩子到了青春期,對於學習,爸媽就可以少操一點心了(希望如此啊)。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身為父母,我推薦。身為教師,我更推薦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互動實作時間:學會為你的小孩,客製化素養教案!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interactive/ Wed, 19 Sep 2018 04:52:47 +0000 https://literacy.innovarad.tw/?p=94   協助者:新思惟助教團隊         雖然近年來,少子 […]

這篇文章 互動實作時間:學會為你的小孩,客製化素養教案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
 

協助者:新思惟助教團隊

 

 

study_with_kids

 

 

雖然近年來,少子化明顯,班級越來越小,但平心而論,要老師為我們的小孩客製化教學,是不太可行的。全班 30 個孩子,30 種個性,30 種背景知識狀況,老師卻只有 1 個人。

 

誰能夠知道,一個孩子究竟是喜歡影像還是文字,能夠選擇的時候,他會用畫的還是用寫的?喜歡豔麗對比的色彩還是相近色,喜歡影片還是影像?他喜歡 Instagram 還是 Facebook 或是抖音?他是仗義直言型的,還是明哲保身型的?他喜歡科學,還是偏好人文?同樣講一個知識,怎麼講他會有興趣?現在的他,最在意什麼?

 

這個最懂孩子的大人,大概就是做為家長的我們。

 

所以,如果我們能學會用半小時,有憑有據地,迅速吸收理解一件事情,並根據我們對孩子的認識,做教案的設計,自然這個教案他會有興趣,他會有成就感,也會迫不及待的想完成。在學習的過程中,作家長的我們也能從他們的反應,瞭解其天資上的強項,以及個性上的弱點。

 

蔡校長曾經做過的教案,如以下幾個:

 

 

在互動實作時間,我們將 step-by-step 跟著完成一個全新主題教案,而且是跟小學課程相關,並在外出旅遊時可直接應用的主題。您將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特性,設計獨一無二,最適合他的學習內容。如:恐龍滅絕、北迴歸線、鄭荷之戰、荷蘭東印度公司、霧社事件等。

 

跟著學了兩個後,日後回家,就能發揮成無限個主題,並用各種零碎時間,與孩子一同以「素養」概念,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,直到他們長大獨立,去追尋連我們也不懂的學問。

 

這堂課所學會的技巧,將能讓您在 30 分鐘內搞定一個學習主題,然後 30 分鐘出好學習單,直接跟孩子互動教學。也就是,半小時準備、半小時教學,非常適合生活忙碌且步調快速的現代家庭!

 

 

最新活動

 

 

這篇文章 互動實作時間:學會為你的小孩,客製化素養教案! 最早出現於 素養教育工作坊

]]>